我想找一些有关漳州的文化

漳州商务西装定制-漳州哪里有卖西装

服 饰

漳州地处亚热带,上古土著穿“卉服”,以树皮、木叶蔽体。晋代衣冠南渡后,本地居民也穿上中原的葛、麻、吉贝(木棉)等织物。唐代漳州“岁五蚕,吴越皆不能及”。宋初,漳州岁贡葛布2万匹,纺织业已与中原地区同步发展,漳州居民的服饰逐渐与中原一致。明代中后期,漳州月港海外贸易的兴盛导致漳州人的服饰“跨越定制”,“人无贵*,多衣绮绣”,甚至“曳绣蹑珠”,比官员还气派。清代,漳州服饰奢侈依旧,“俗有夸多斗靡者,于舅姑饷妇之日,终席之间换衣数袭”。一些人将财力都花在服饰上,以致漳州俗话有“只怕跌下屎宕(粪坑),不怕火烧厝(房子)”之讥。这种奢靡之风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逐渐收敛。

一、服 装

清代,士绅穿长袍马褂,平民男子穿长衫或对襟短衣或大襟上衣,体力劳动者常穿短打。女子穿高领右衽大襟衣或窄袖短袄,内裹束胸马甲,下着长裙或长裤。缠足妇女在骹白(裹脚布)之外还套有□(音虾)裤,即由白布缝成圆筒状,半尺来高,底部绣有一圈寸把高的花,上部套入裤管内,其效用一为衬托小脚,二为显示绣花的技艺。

民国时期,男子穿长衫、马褂、布纽对襟上衣,也有穿西装、工人装、中山装或行业制服的。女子穿大襟的短衣、袄、旗袍、长裙或短裙。男女均穿大裆裤,裤管宽大,加接四五寸宽的粗布裤腰,穿时折叠用裤带扎紧,旧称“粿巾裤”。沿海渔民的衣服染过薯莨汁或荔枝树汁,耐海水浸泡,呈棕褐色,与众不同。

新中国成立后,中山装、列宁装、青年装、学生装、工作服、军装开始在城镇流行;农村群众多穿加翻领、对襟、化学纽扣的改良汉装。“”中,城乡时兴草绿色军装。80年代以来,城乡居民的服装呈多样化趋势,有中山装、西装、汉装、T恤衫、牛仔服、茄克、风衣、运动服等。男女时装的款式日新月异,新潮人士遂以为不追随沪港时式不足以表现自己的派头。

传统的婴儿服称“和尚衫”。这种衣的前襟为斜形,腋下两侧缀布带用以束腰,袖口和下摆均不缝边,以防磨破婴儿娇嫩的皮肤,也寓意婴儿长得快。婴儿用的“散幔”(音sam4buā1)为无袖的棉披风,面料为红绸或红底印花布,披风上连缀一个兔耳形的风帽。旧时还喜给婴幼儿带兜肚,兜肚以红布做成,并用金苍线绣上一个万字,护住幼儿的肚脐。漳州方言“脐”和“财”同音,护脐也寓意护财。还有用黑白相间的格子布做成的“花帕”,俗以为此帕可以“辟邪”,民间抱婴幼儿出门时多蒙盖花帕。

民国时期,漳州人夏天爱穿香云纱,漳州话叫成“香纹纱”。这种布料透气、透湿,穿在身上特别凉爽,颜色多为黑色,称“油绸”,穿久褪成暗棕色。香云纱价格不菲,不是贫寒人家所买得起的,故解放后香云纱衣服往往成为戏台上反派人物的标志。现在市场上已看不到此种布料。

旧时,农民雨天多穿蓑衣,俗称“棕蓑”。通体以棕制成,无袖,披在肩上能盖住胸背。一种后背长过臀部;一种后背较短,但下缀棕裙,穿着时既能活动自如,又不致淋湿衣裤。70年代后已逐渐被塑料或尼龙雨衣所替代。

民间忌反向穿衣,因为只在为人“套衫”(穿寿衣)时才将衣服先反向套在孝男身上。洗衣服时男衣必须放在女衣之上。夜间不得露天晾衣,竹竿尾端不得晾衣。衣服晾干后须先摺叠后始可穿上,俗谓摺后再穿才有“摺气”,方言中“摺”和“志”谐音。民间忌缝补穿在身上的衣服,俗以为此举会使穿衣者日后受诬陷。

畲族男子服装类似苗族,着粗布衣,尚黑色。畲族妇女着苎麻布衣服,多为蓝、黑二色。上衣宽袖,右边开襟,衣领、袖口和胸襟镶蓝边,衣和围裙绣花卉、禽鸟等图案。不论寒暑下身均穿宽腿、大裆、绣花边的短裤,扎绑腿。腰束花绸带子,带子上缀各色珠子。喜庆的日子姑娘穿五色花裙。60年代以后,其衣着与汉族无甚差别。

旧时,漳州人用皂角、茶籽饼和草木灰浸出液来泡洗衣服。瓦窑里还专门烧制用以过滤草木灰液的瓦漏斗,称“漏母锅”。浣洗白色织物则用白土去污。20年代,漳州居民开始使用肥皂。70年代以后,则多用合成洗衣粉。

旧时,农村群众多用捶衣棍在池塘或溪圳边的石头上捶打洗涤衣服。城镇居民则用搓板搓洗衣服。80年代起,城镇居民多用洗衣机洗涤纺织品。

二、巾 帽

清代,官吏、皂隶戴全国统一的帽子,士绅戴“碗帽”(瓜皮帽),老年妇女冬季戴绒帽(用黑色绒布制成的无檐夹帽,额上镶以小玉块),婴儿戴莲花帽、虎头帽。妇女外出时,不坐轿的贫者“以布覆头,壅蔽其面”,称俗“文公帕”。

民国时期,官绅戴碗帽、招票(毡帽)、绒帽、大甲藤帽、草帽,庶民多不戴帽。从事某些职业的人则戴与该职业的制服相配套的帽子。老年人和在户外工作的农夫或行商走贩冬季多戴“猴帽”(用纱线织成筒状,留有两个眼孔,戴时将上端扎住,平时翻卷起来只盖住头顶,天冷时放下,包住整个头部)。闺女**出门,头盖花帕遮住面颊。客家妇女则头戴尖顶小笠,笠缘镶半圆形花帕掩项至肩。

新中国成立后,碗帽和招票很快绝迹,时髦八角帽及军帽、“干部帽”。改革开放以来,市面上的帽子式样繁多,顾客随意挑选;而且性别、年龄、行业、季节有别,摩登男女随时髦而变换帽子。

漳州城乡民众用以遮阳挡雨的斗笠主要有三种。大笠:为两重竹篾中夹竹叶制成,圆形,直径六七十厘米,是城乡居民一种便当而结实的雨具。80年代后已为雨衣、雨伞所替代。甲?笠:竹篾编成笠架,上扎一层竹箨,箨与头部笠架有两三寸空隙,透风性能好。沿海地区笠顶较高,直径约30厘米;内地笠顶较低,直径约40多厘米。因其方便、轻巧、遮阳面大,至今农村较多使用。戽斗笠:形如圆锥形大漏斗。是沿海姑娘喜爱的遮阳用具。大号戽斗笠,笠沿擦肩,戴上戽斗笠可遮掉大半个脸。制作材料与一般斗笠无异,只是表面上过一层桐油,有的还用彩丝带在笠沿和尖顶扎出花纹图案,是适宜于海风大、阳光烈海岛遮阳挡雨的用具。

三、鞋 屐

清代官员脚登皂靴,士绅穿呢鞋、缎鞋、布鞋;缠足妇女穿绣花弓鞋(又称“板仔底鞋”),婴幼儿穿虎头鞋;一般人常年赤脚,走远路时穿麻鞋或草鞋。

民国时期,上层人士多穿皮鞋,城里人穿球鞋、万里鞋(胶底布鞋)、高跟鞋、雨鞋(胶鞋),也常赤脚或穿木屐与草鞋(实际上是麻鞋)。但农村居民的鞋履没有多少改变,即使能买上一双万里鞋,也当成奢侈品,进城时赤脚走到城里才穿上,一出城就脱下包好,打赤脚走回家。

新中国成立后,自制的布鞋逐渐被淘汰,商品鞋的款式日益增多。但是直至60年代末,城乡居民中春、夏、秋三季大多数仍然打赤脚。70年代以后,群众逐渐改赤脚为穿拖鞋。80年代以后,连农村群众也穿上多式多样的鞋子。

旧时,漳州居民晚上洗过脚就穿木屐。木屐多用质地较松软的乌桕、苦楝、枫木制底,上用皮革、棕辫或废轮胎作带,女用木屐还上漆描花。木屐价格低廉,穿着干净、凉快。直至60年代初,一到傍晚,漳州城大街一片木屐声,70年代后木屐已为塑料拖鞋所替代。

四、发 式

民国初年陈炯明在漳州城强制剪辫子之后,男子多理分头、平头、飞机头或光头。男孩剃光头,脑门留一小方块头发。民国时期,女孩挽双角辫,少女多梳独辫、扎头绳,青年妇女梳长髻或剪发,中老年妇女梳纂(俗名“螺仔鬓”),老年妇女扎黑额遮。逢节庆妇女的头上要插鲜花,中老年妇女则常年插含笑花蕾,有的老年妇女插以铁丝穿珍珠后弯成花、蝶等形状的珠花。新中国成立后,少女多梳双辫或剪发。中、青年妇女梳剪发,老年妇女梳纂。60年代,中、青年妇女开始剪成运动员发型。

畲族妇女的发式颇具特色:未婚姑娘梳独辫,发间扎一条红色绒线。已婚妇女多将头发挽成高高的发髻,也有盘梳成田螺式、船舵式、角椎式或截筒高帽式。老年妇女常用青色或黑色绒线扎头发。

二三十年代,漳州已有妇女烫发,用的是特制的火钳。50年代改用电烫。60年代烫发被看作“资产阶级生活方式”受到批判,几乎废止。80年代烫发之风大盛,使用化学药水定型,妇女的发型日新月异,争奇抢新。烫发已成为一种新行业,在大小城镇,发廊、美容厅、美发厅等比比皆是,除烫发外还为男女顾客设计发型、洗头、按摩。

80年代后,漳州男女居民的发式都已和全国各地同步变化。随着经济的繁荣,理发店日益衰落,大小发廊则生意兴隆。政府已对发廊加强管理,打击服务的歪风。

旧时,漳州居民用茶籽饼烧水来洗头发,妇女用茶籽油抹头发。八九十年代,茶籽饼和茶籽油已被各式各样的洗发香波和发膏所替代。

五、佩 饰

旧时,妇女用的饰物有簪子、发插、耳环、手镯、纂架、纂围、戒指、项链等。手镯有金、银、翡翠、玛瑙等,其中翡翠、玛瑙手镯男性老年人也佩戴,俗说能避免跌跤时骨折。旧时,一些地方的妇女以镶金牙为装饰,一般是镶在上犬齿上。

50年代以后,金银首饰基本上废止。80年代以来,妇女又戴起金耳环、金戒指、金项链、金手链等,部分男子也戴金戒指和金项链,而且以其尺寸的粗大显示财力和富贵。

传统的幼儿佩饰多为银器:缀在帽子上的小铃铛、小八卦、小弥勒佛,戴在颈脖上的天官锁、葫芦锁,戴在手、足腕上的小银圈或小银铃等。现在此类饰物多为式样繁多的塑料、绒毛饰品所替代。

旧时,女孩八九岁时就要穿耳戴耳环,穿耳多在霜降日进行。是日,女孩坐在井边,其母用红柿祭拜井神;然后在女孩耳垂上抹上茶籽油不断搓捏,待其麻木即以针刺透耳垂,将红线留在耳垂内,再把针扔入井中。数日后伤口愈好,即可戴耳环。因家中婴幼儿连续夭亡,或孩子的“八字”不好,个别生辰不利的男童也穿耳,俗谓男性女饰“好邀饲”(易养育成人)少灾祸。50年代至70年代,此俗废止;80年代后,此俗再兴。